2021年3-6月,绿色江南对江苏省政府认定的14家化工园区进行实地环境调研,其中沿海分布4家,沿江分布10家,分别是连云港(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盐城(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江苏滨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工业园)、南通(南通如东县洋口化学工业园、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泰州(泰兴经济开发区)、扬州(扬州化学工业园区)、南京(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镇江(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区)、常州(常州滨江化工园)、江阴(江阴临港化工园)、苏州(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区、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区、太仓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


本次实地调研中,绿色江南历时3个多月时间,借助于高科技手段,采用崭新的视角和创新性的工作方式初步完成了对江苏认定14个化工园区的实地环境调研,目前为止向在地生态环境部门递交了14份环境调研报告。绿色江南以发现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解决问题的工作理念,以协同、共治理念和各地生态环境部门保持密切合作,特别是向化工园区所在地的生态环境部门提供环境风险识别和预判的帮助。


本次对江苏省14家化工园区实地调研中,绿色江南与在地生态环境部门形成友好合作,用新视角、新维度的工作方式向生态环境部门递交了现场环境调研报告和视频,以便于在地的生态环境部门及时识别属地化工园区企业存在的环境风险,强化监管力度,避免化工园区的环境与安全事故发生,真正发挥生态环境部门在监管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管的行政职能。本次实地调研报告中,绿色江南对每一幅图片发现的环境风险问题进行解读,甄别化工企业的环境现场管控风险,帮助化工企业提升环境现场管理能力,避免化工企业因现场管理缺失而导致违规违法的现象和引发环境与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醒化工企业履行环境治理的主体责任,规范化工企业提升环境现场管理水平,促使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从而真正体现绿色江南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的作用。


在绿色江南发出14份调研报告后,多家化工园区管委会和生态环境部门来绿色江南对调研报告中提及的环境问题进行对接与交流。


2021年10月11日,绿色江南赴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管委会就园区整改进展进行沟通交流。扬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孟咸悦,扬州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信访调处科科长王德辉,扬州化工园区管理办公室安环局局长李有谊,扬州市仪征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孙李根,扬州市仪征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叶付勇,扬州市仪征生态环境局信访中心主任杨勇等参与此次沟通交流会议。



扬州市生态环境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孟咸悦表示,绿色江南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上有更多优势,扬州市生态环境执法局及扬州市仪征生态环境局对绿色江南调研报告中提及的问题点位,一是环境执法人员现场核查,二是借助现代化设备进行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进行立行立改,对环境违法问题进行查处。环境保护需要政府主导,企业落实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同时离不开绿色江南等NGO和公众的监督。


扬州市仪征生态环境行政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叶付勇表示,感谢绿色江南对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的关注,20216月底扬州市仪征生态环境局收到绿色江南报告后,各级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从不同方向采取策略进行核查,绿色江南调研报告中共涉及17张图片,23个点位,通过核查及采样检测,发现管理等问题12个。共分为5个方面,目前已全部整改完毕。



扬州市仪征生态环境局孙李根表示,NGO组织视野更广阔,能够从更大维度的发现扬州市化学工业园区的环境问题,帮助园区环境管理水平的整改提升,促进园区企业可持续发展,期待绿色江南未来五年的持续监督。


扬州化工园区管理办公室安环局局长李有谊表示,扬州化学工业园区有幸成为江苏省14家定位化工园区之一,在江苏省化工园区和化工集中区安全风险等级评价中,扬州市化学工业园区为D级。扬州化学工业园区将牢牢贯彻执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方针,严守安全红线,完善环境应急体系,继续打造绿色化工园区。



绿色江南通过长期观察和关注江苏省14个已定位化工园区的环境表现,期望通过航拍等技术手段结合绿色江南的专业识图能力,帮助当地化工园区提高环境治理水平,规避潜在环境与安全风险。“长江大保护”是一道红线,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绿色江南与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的目标始终是一致的:更好地寻求合作,共同推动环境问题解决。






内容来源:绿色江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