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7日,“迈向美丽低碳化工园区 助力长江大保护”专题研讨会在安徽马鞍山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与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主办,汇聚了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化工企业及社会组织的30余位行业代表。与会嘉宾通过“精准赋能+多元对话+现场参观”的创新形式,聚焦化工园区绿色低碳转型的核心议题展开多维探讨,为筑牢长江生态安全屏障凝聚智慧共识、贡献实践方案。
参会嘉宾合影
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吕虎为本次研讨会致欢迎辞。他指出,近年来,马鞍山市始终紧扣“长江大保护”的重大使命,将化工园区生态转型作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与关键突破口。在这一过程中,绿色江南等社会组织的积极参与,为政府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形成了多方协同、共建共治的良好局面。展望未来,陈吕虎副局长表示,马鞍山市将继续深化与社会组织、重点企业等多方力量的合作,整合资源、凝聚共识,共同推动化工园区绿色转型迈上新台阶。他坚信,在政府部门、社会力量与市场主体的协同推进下,马鞍山化工园区必将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转型的标杆示范样板,为实现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共进注入强劲动能、贡献坚实力量。
马鞍山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吕虎
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主任方应君在致辞中强调:化工园区是现代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既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也是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的集中区域。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尤其是沿江化工产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是关乎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他指出,“共抓长江大保护” 绝非一句口号,而是需要社会各方力量以“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推进的社会治理实践。最后,方应君主任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新起点,各方携手并进,将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将愿景细化为可落地的蓝图。
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主任方应君
在主题演讲环节,北京大学兼职教授贾峰以《从遵纪守法到ESG:企业责任的进化与价值升维》为题分享。贾峰教授在分享中指出,企业责任正从“遵纪守法”向 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实现价值升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拉芙运河毒地事件教训深刻发人深省意义深远。1980年《超级基金法》的出台,确立了法可以溯及既往、污染终生追责、连带责任等原则;而十八大以来,中国通过修订环境保护法、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等体制和立法创新,构建起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体系,倒逼企业合规经营。“遵纪守法”是企业底线,而ESG更强调企业主动创造可持续价值:环境维度则从“达标排放”转向“循环减碳”,社会维度要从“保障权益”升级为“价值共享”,治理维度需从“合规运营”进阶到“透明可信”。实践表明,ESG 已成为企业化解风险、赢得投资者与社会信任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从“底线思维”迈向“价值创造 的新范式,这一转变不再是选择题,而是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的必修课。
北京大学兼职教授贾峰
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主任方应君,重点分享化工园区蜕变与减污降碳成果。截至目前,绿色江南对全国100多个化工园区开展实地调研,覆盖江苏、山东、湖北、江西、甘肃、内蒙古、云南、安徽等省份,尤其聚焦长江流域。2023 年至今联动三十多家生态环境部门推进协同治理,其推动整改成效显著。针对化工园区现存问题,绿色江南提出强化监管、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节能增效、构建资源循环体系等建议,并以“调研 - 反馈 - 沟通 - 赋能 - 改变”路径深化政社协同,深度助力长三角地区环保一体化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环保一盘棋”的大格局理念,为区域生态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主任方应君
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剑,围绕“化工园区减污降碳路径” 主题进行了专业观点分享,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他首先对国家减污减碳协同治理政策文件进行了概要回顾与系统梳理,然后针对化工园区减污降碳场景进行了模型解构与特征分析,并结合良好实践案例和专门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解析,最后从三废治理、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能碳协同及系统管理角度为化工园区及化工企业的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减污降碳路径建议。
上海格林曼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刘剑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殷盈为本次“长江大保护”主题研讨会作总结发言。作为长期深耕地方政府行为、社会组织与政府关系及环境多元治理领域的学者,殷盈副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长江既是我国重要生态屏障,也是关键经济命脉,其保护工作无法依赖单一主体推进。她强调,唯有充分激活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的能动性,在责任分担、资源共享、行动协同三方面构建闭环体系,才能真正筑牢长江生态安全防线,为长江生态持续改善提供长效支撑。
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殷盈
下午,与会代表深入马鞍山和县化工园区开展实地调研,重点了解园区环境治理成效、能源利用效率。结合上午的研讨成果,代表们从“一园一策一图”试点政策衔接、技术选型、管理机制等维度,精准提出多项针对性建议。具体包括推动园区能源系统清洁化改造并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强化碳排放全过程管控,构建园区级环境数据平台提升智慧监管水平,以及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环境监督与公众沟通以增强治理透明度等。
实地参观
绿色江南将以此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继续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与赋能作用,与各方携手,推动化工园区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未来,为长江大保护与“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更多力量。
特别鸣谢
本项目由长安慈·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慈善信托提供资助,由合一绿色公益基金会·成蹊计划进行支持,推动信托目的“长江流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恢复”实现。
内容来源:绿色江南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