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2日,世界水日。“绿色江南公众环境关注中心”在这一天成立了,时至今日已走过整整十个年头。

 

我们的愿景。一个从环境污染受害者的维权开始,萌发想要帮助更多的人改善生活环境质量;从改变一家企业的环境污染开始,梦想要帮助更多的中国企业实现绿色循环可持续化发展。为了更美好的社会环境和给美丽的江山添色,我们用利己之心做利他之事的初心发起创办了绿色江南。从那天开始,绿色江南便许下了一个美好的愿景“让每个人都有优质的生活环境”。 

 

我们的价值观。绿色江南成立初期,由于资源极度匮乏,工作开展举步维艰。我们深知想要实现美好的梦想会很艰难,就正因为难,因为不容易,所以这才是我们要去实现的价值。十年来,绿色江南调研团队自驾40多万公里,从致力于太湖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到覆盖全国。西到嘉峪关,南到海南,最北一直到黑龙江,从平原到高原,从戈壁到沙漠,都留下了绿色江南的足迹。


绿色江南自2014年开始监督覆盖了全国13567家重控污染源(原国控污染源)在线排放,累计向全国在地生态环境部门提交了15636次疑似在线排放超标提示,共收到行政处罚和勒令整改525家。并且向全国在地生态环境部门提交了500多份实地调研报告,共推动了污染企业150多亿的资金用于环境治理和整改。十年中,我们经历了一天可以找10多个排污管到现在10天难找一个;从随处可见的黑臭河到现在城市黑臭水体基本完成治理。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背景下,绿色江南见证和参与了中国近10年生态环境治理发生的积极巨变,美好的生活环境是需要靠我们每个人的行动共同去创造,这正是绿色江南的价值观“行动改变未来”


十年只做一件事。十年间,绿色江南坚持只做一件事“监督工业污染源”。我们希望坚持发挥专注的工匠精神,只要我们十年如一日朝着一个方向耕耘和前进,我们终究会有所成就。从一线污染源现场调研到公众参与;从信息公开衍生到绿色供应链、绿色证券、绿色税收、绿色保险等杠杆撬动企业污染减排;从环境大数据的应用到科技助力污染源监督;以蔚蓝生态链赋能企业绿色可持续化发展。从固守到创新,我们宁愿艰难地在创新的路上行走,也不愿在原地等待,我们知道,如果不创新,我们就会死在找排污口的路上。我们持续保存对创新的兴趣和热情,为建设美丽中国带来最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无限的可能性。


十年困境与突破。绿色江南为了解决全国更多的环境问题,深入一线污染源现场,通过专业的现场环境调研,联合IPE公开发布了数起重大并具有影响力的环境污染案例,多起案例被生态环境部门列为督办案件,行之有效地解决了多年久拖未决的环境污染问题,效果立竿见影;并推动多家世界知名品牌关注自身供应链的环境责任表现,将环境管理向高耗能高排放的供应链上游延伸,让品牌和企业牢固树立从摇篮到摇篮的绿色循环经济理念。


在工作中我们感受到,生态文明理念引导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得到加强,越来越多的基层环境主管部门,开始积极回应环境举报,并主动寻求和环保组织沟通。与此同时,污染企业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强,很多企业走出了从最初的抵触心态,开始与环保组织沟通交流,直至寻求帮助。因应这样的变化,我们不断深入总结和调整工作思路,基于多元共治和社会共享的环境下实践多方共同的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目标,以秉承“我们消灭污染,不是消灭污染企业,而是推动污染企业治理污染,从而消灭污染”的工作态度,以坚持“在监督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督”的工作方式开展工作。近年来,绿色江南的工作得到了全国多地生态环境部门的高度认可,达成了更广泛的共识和形成更密切的合作,有效地解决了几百起生态环境污染案件,并多次得到全国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的奖励。

 

十年之路。也许前方没有路,我们就去走出一条路,因为那是探索者的路,是通向我们的梦想之路;如果前方没有希望,那我们就去创造希望,因为那是实现我们美好愿景的希望。十易春秋,十年耕耘,十年的诚挚与热情,十年坚持与不悔。回首十年,回头我们有一路的故事,低头我们有坚实的脚步,抬头我们有清晰的方向,如果脚步会说话,它一定书写了绿色江南许多精彩而又不平凡的故事,十年,我们实现了0到1的突破。

 

未来十年任更重。为了我们共同的绿水青山和双碳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坚持源头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未来已来,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绿色江南一定会在中国环境治理中发挥我们的社会价值,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积跬步致千里,未来十年我们一定会实现1到100的目标。

 

十年致谢。江南十年正青春,初心依旧,梦想依然。十年,感谢我们的团队,是你们让绿色江南走的更远;感谢IPE,是你们让绿色江南变得更精彩;感谢资助方和月捐人,是你们让绿色江南充满活力。风风雨雨我们相识十个春秋,从冰雪到绿草,那是冬天走向春天的路,在四季里绽放,永不凋谢。



 方应君       

                           2022年3月22日




内容来源:绿色江南微信公众号